北京旅游景点联盟

团购 | 丁慈矿:给孩子的“小学对课”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小学语文名师

小学语文老师de微信公众号

于茫茫书海中,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。与高人交心,轻松学习,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。

精彩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出去,玫瑰手染余香。

丁慈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,上海写作学会理事、上海楹联学会理事。从教以来,致力于传统语文教育教材研究,有十余万字的文章在《文汇报》等报刊发表。编著有《小学对课》《小学生汪曾祺读本》等,先后参与编写《亲近作文》等丛书。另有专访刊载于《小学语文教师》等,曾先后应邀赴十余省市进行教学交流活动。 

我教了几年书以后,就开始苦恼:教材很熟悉了,课堂驾轻就熟了,初登教坛的新鲜感也没有了,下一步该干什么?该怎么发展?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得到了一本王尚文教授签名的专着《对韵新编》,里面精妙的对联、有趣的故事让我大开眼界。我一气读完,忽发奇想:为什么不给孩子们讲讲对联故事呢?


我记得很清楚,第一次我给孩子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一天,乾隆和纪晓岚到通州私访,路上,乾隆出了一个上联让纪晓岚对:“南通州,北通州,南北通州通南北。”纪晓岚一时对不上来,两人继续往前走,看到一个当铺。纪晓岚灵感迸发,说:“我的下联有了:东当铺,西当铺,东西当铺当东西。”


没想到孩子们欢呼雀跃,纷纷要我再讲一个。以后,每到课间我都会给大家讲对联故事,但每次我都只说上联,故事中的下联,要他们自己去想。


孩子们兴致勃勃,有的对得还不错!比如“鹤舞千年树”,一个三年级学生对“龙游万里天”,比古人的“凤鸣百尺楼”的下联境界似乎还要阔大一些;陶渊明的诗句“采菊东篱下”,有个叫阮静宜的小姑娘当即对出下联“插花南窗前”,真是妙不可言;“假山石上栽真树”,有小朋友对“高楼房中住矮人”,另一小朋友得到启发,对“矮楼房中住高人”,还有学生对“死海水中睡活人”,全班一阵哄堂大笑……


在对对子的教学实践中,我发现每一个汉字都是那么好玩,每一个字音都是那么好听,每一个字形都是那么好看,搭配起来又那么精致优美,变化万千,我自己深深地沉迷于其中,孩子们也渐渐喜欢上了汉语。想来,也难怪蔡元培、陈寅恪、张志公、周汝昌等学界泰斗都推崇对课教学。


从此,我就走上了研究对联、研究对联教学的路径。 从2000年到2005年,我收集了150余种对联书籍,200多篇有关对联的论文,仅对韵我就收集了25种。最终,形成了我的一门特色课程:小学对联课。


“对课”课程一、二、


我对“对课”这门课程的定位是八个字:读读背背,对对玩玩。然而目标却很高远:培养有情趣、有文化、有胸襟的中国少年。


我觉得,一个孩子仅仅有语文知识、语文能力是远远不够的,他还需要在中国文化的长河里涵养古典的情怀,对汉语、汉字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。在全球化、商品化、物质化的当下,在影视、报刊、网络上的流行语言日益庸俗、粗鄙的今天,古典情怀是极为可贵的,也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坚守的。


由对对联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班级,整个进程分为三个阶段,共需十节课左右的时间,每两周一节课。


第一阶段:以激发对课兴趣为主,共三节课,每节课从“一字对”开始,逐步加深到“七字对”,其间穿插讲述有趣的对联故事若干个,让学生去玩味对联的趣味与幽默。


“一字对”要求名词对名词,动词对动词,形容词对形容词。如天对地,风对雨,红对绿等。


“二字对”,训练学生运用主谓、动宾、偏正、联合等几种基本的组词格式。如天高对风急,东海对西湖,凤尾对鸡冠等,并启发学生去积累对仗工整的成语,如心旷神怡、桃红柳绿、鸟语花香、走马观花、天长地久、山光水色等。


进一步作“三字对”和“四字对”,训练学生运用造句的格式。到五字对、七字对时便和古诗词教学结合起来,让学生去感受古诗词中的对偶句之美,如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;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;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等。


第二阶段:以欣赏古今优美的对联,介绍对联的知识为主,也是三节课。每节课向学生出示若干副古今优美的对联,引导学生读、背、写,来感受对联中所蕴涵的文字之美、声韵之美、意境之美。在极其自然、活泼的状态中启发学生感悟对联的特征:字数相等、词性相对、结构相应,节奏相合、平仄相间、意义相关。


如其中一节课专门介绍郑板桥的对联,在讲解了郑板桥的对联故事后,重点欣赏郑板桥的几副绝妙对联:三绝诗书画,一官归去来;月来满地水,云起一天山;春风放胆来梳柳,夜雨瞒人去润花等,通过反复的朗读,体会修辞的神奇运用,涵咏其中的诗意与美好。


第三阶段:约需要四节课,与大语文教学结合起来,走出狭小的课堂,到天地间去学习对联,去学习语文。此阶段分为三个板块:


一、结合春游、秋游活动,师生走出课堂,到所在学校附近的名胜去学习对联。要求每个学生都带好笔和摘抄本(有条件的还可带上相机),到目的地后,学生抄录所看到的对联,教师利用情境向学生介绍园林中优美的对联,如引导学生欣赏上海豫园得月楼的对联“楼高但任云飞过,池小能将月送来”,并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,亲身感受,为亭台楼阁撰写对联。


二、走进学校图书馆,在唐诗宋词和对联书籍中去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对联,编一本自己的《我最喜爱的对联》。


三、进入学校电脑房,登录互联网,在对联网站、楹联论坛上与人对对联,下载对联的资料,补充到《我最喜爱的对联》中去。


其中第一个板块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域的风景名胜,不仅要抄录对联、欣赏对联,还要引导学生背诵与名山胜水相关的优美古诗。第二和第三板块不局限于课堂,课堂上只是方法、操作的指导以及成果的交流展示,主要的部分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、家中的电脑等条件去完成。


对课怎么上


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引进对课,通过“每日一对”和“每周一联”活动把对课进行下去。


所谓每日一对,就是每天出一副对联让学生去对,像做游戏一样,孩子很喜欢。有时是在吃中午饭的时候进行,对子就是从饭盒里想出来的。比如,今天吃红烧肉,好,就对‘红烧肉’吧!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:“我对‘白斩鸡’!”


有时是用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对,窗外柳枝轻叩窗棂,“‘绿柳’对什么?”“轻松”、“翠竹”、“青天”、“黄花”、“黄菊”、“红桃”······孩子们对出一个个下联,我说:“好,暂停!”‘绿柳’前加三个字——‘和风拂绿柳’,接着对!”“细雨滴红桃”、“大雪压青松”、“细雨湿黄花”。当然,也可以让学生为古诗词重配下句,如,杜甫的名句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,学生对出“一对白鹅戏清波”、“三只白羊啃青草”、“一群灰雀笑绿杨”等许多有趣的下联。


具体做法是:

在每个班级布置一块专门用于对课的墙报,每日早晨教师把上联写在黑板上。由学生去对,学生对出后把下联写在统一的小纸片上,随时都可以贴到墙报上去,鼓励学生自己针对墙报上的对联进行品评,教师可在放学的时候利用五至十分钟时间进行点评。


每日一对在内容上要力求简单,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。可以从语文书(不局限语文书)中随机抽取词语,如学完《奇妙的植物世界》,我出了“捕蝇草”一联,学生对出了“食人鱼”、“牵牛花”、“迎客松”、“除虫菊”等下联;学完《香雪海》,就以“香雪海”出了副上联,有学生对“雨花台”;学完《白鲸得救了》,以“破冰船”求对,有学生对“吸尘器”,真是趣味横生!


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原志女士写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《功夫在诗外——我教女儿学中文》,其中提到“对对子是我家学中文的另一项娱乐活动……对对子的好处是任何时间,任何场合,任何景物都可以拿来对。走在街上,我出‘大街’,她对‘小巷’,我出‘高楼’,她对‘矮房’,‘前门’对‘后窗’。上超市买菜,我出‘红花’,她对‘绿叶’,‘鱼儿’对‘虫子’,‘大白菜’对‘小黄瓜’。在医生诊所里看到门口车水马龙,我出‘来来往往’,她对‘进进出出’和‘上上下下’。我出‘门前两棵树’,她对‘屋后三朵花’。‘春夏秋冬雨’对‘东西南北风’。”由此可见,每日一对不拘何时、不拘何地都可开展,师生同乐,何乐不为?


所谓每周一联,就是每周利用一节展会课,师生一起欣赏一副对联。


低年级的每周一联应侧重于趣味性,可以结合对联故事进行。高年级的每周一联,应以语言优美、意境深沉、格调高雅的风景楹联为主,如介绍金庸先生很欣赏的一副对联:下笔千言,正桂子香时,槐花黄后;出门一笑,看西湖月满,东浙潮来。(阮元题浙江贡院)要引导学生去感悟这副对联中所蕴涵的美和气势。


每周讲解的对联都要让学生自觉地抄下来,背出来。背诵的目的是为了积累。背诵的要求是:清晰、响亮、有感情、有节奏感。另外在介绍了风景名胜的对联后,还要提醒学生在随父母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到实地去看一看,想一想,品一品。


在进行每日一对、每周一联的同时,也可以开展一些对联竞赛(看谁对得最好)、对联书法比赛(为学校题写对联)、寻找对联(古诗文中、风景名胜)的语文兴趣活动,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对联的奥秘与美感,增强学生对汉语、汉字的爱,从而热爱语文、学好语文。


由“对课”延展开去


对课颠覆了“标准答案”。一个对子,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想,从不同的角度去对,如“水帘洞”一联,学生就对出了“花果山”、“火焰山”、“石库门”、“天台山”等多个下联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,有时甚至没有答案,这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近义词、反义词僵化训练的一种解放。


对课可以结合识字教学进行,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导孩子对所识的汉字进行归类。对课也可以结合成语积累来开展,因为成语的结构大多数是天然对仗的,认识了这一特点,对成语的记忆大有帮助。


对课和古诗词教学结合时,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诗词中的对偶句,如“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”,“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”,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,“芳草有情,夕阳无语;雁横南浦,人倚西楼”……在反复的诵读后可以使孩子形成一种对偶感,这是进入古诗词审美的一把金钥匙。


香港大学陈耀南先生在《中国文化对谈录》一书中写道:“形式上,对联是中文特有的艺术体裁;运用上,对联可做实际应酬,也可以作文学写作;内容上,对联可以关涉所有生活层面,表现文化精神。”对联作为语文课程的资源,在以对课的形式进入课堂后,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子,透过这扇窗子,师生可以一起领略汉语的妙趣,感悟汉语的深情,进入汉语的精神家园。


延伸阅读:“对课”简


对课是明清以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,其内容就是学习怎样对对子,学习作对联。从宋代开始,对课己经是同句读、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,主要以“属对”方式开展,属对是由老师出上句,学生对下句,字数由少到多,内容由简到繁。


鲁迅先生早年在三味书屋读书曾学习过对课,这成了他在枯燥私塾生活中的一抹亮色,许多年后他在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一文中满怀深情地写道:“我就只读书,正午习字,晚上对课。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,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,对课也渐渐加上去,从三言到五言,终于到七言。”


老舍先生在对天津市文学青年的一次讲话也曾谈道:“我们小时候念书,得对对子。老师说“风”,我们对“雨”。对对子跟写小说,距离自然很大。掌握了写对子的本事,也有好处。要写对子,就要很仔细地分析每一个字,风是自然现象,雨也是自然现象,性质相同;风是平声字,雨是仄声字,声音不同,恰好平仄相对。这样慢慢地学习,就逐渐掌握了文字的运用……对对子,只有汉字才可以这样做,七个方块字对七个方块字,五个方块字对五个方块字,整整齐齐,声音、字数、字的性质,都是对着的。”


民国年间,虽然新式小学渐渐取代了私塾,但是对课并没有完全消失,钱剑夫先生就是在那时读的小学,他回忆自己小学“对课”的经历:“每日放学时由国文教师出对,能对出者先归。一年级一字,如天对地,马对牛之类;二年级二字,如天高对地厚,白马对黄牛之类;三年级三字;四年级四字……”


对课实际上是—种语音、词汇和语法的训练,同时也包含了修辞和逻辑等训练的因素,商友敬老师认为这种训练“有趣有情有益”。商老师曾经写到一件趣事。祖父给他出了一个上联“黄沙地上吹黄沙,黄沙满地”,他当时没有对出来。几年后,他上了大学,在大学物理考试前,莫名其妙地想到这个上联,忽然凑到了一个下联“白云天下望白云,白云遮天”,很是得意,以至于四十多年后,想来还感到很可笑。


对课对发展学生语言智能大有裨益,因为“我们的汉语是一种诗性的语言,是诸如对联这样的文学形式之所以生成的最肥沃的土壤;反过来说,又是对联等文学形式把汉语的特殊优越性发挥到极致(王尚文、叶柏青《对韵新编》)。”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却忽视了汉语内在的文字之美、声律之美、意境之美,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!


语文教学走民族化的道路,在孩子心田里播种下“亲近母语”的种子,我们认为不妨从对课开始。


在名师听听,跟丁慈矿老师学对联、对对子!

原价99元,今日团购6.6元!可以点“阅读原文”参与团购!


↓↓↓ 点击"阅读原文一起学习吧!


举报 | 1楼 回复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