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民航运输量迅速增长的同时,机场的承载压力也在增加。
6月13日,民航局透露,中国数千个机场普遍面临容量饱和或接近饱和的问题。与此同时,旅客对民用航空便捷、高效、舒适出行的需求缓慢,需求与现实的差距仍在拉大。从总体上看,机场的安全能力、运营水平、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,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。数字信息化和智能技术有望成为未来行业的解决方案。
数据显示,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,民用机场和机场业务的数量不断增加。目前,中国民用运输机场已达236个(不包括港、澳、台),平均每年新增7个,中国数千个机场已达37个,3000万个机场已达10个。“机场建设前,运营速度和规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。”民航局机场部副局长张锐表示:“其次,机场依靠已经饱和的运营资源过度挤压的模式来满足业界的需求,已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。对于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,智能技术寻求发展空间已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。”
长期以来,由于航班延误等问题,航空公司和机场效率备受关注。最新数据显示,中国南部地区在五月份进入雷雨季节,民用航空业务受到影响。北京、青岛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福州、厦门等主要机场10320多个航班延误,450个以上航班返回,3000多个航班被取消。民航业亦加强研究如何透过技术手段提高机场效率。
事实上,在此之前,民航局曾建议加快兴建以平安机场、绿色机场、智慧机场和人文机场为核心的“四级机场”。张锐还透露,民航局将根据工作计划,加快“中国民用航空推进第四类机场行动纲要”的编制工作,编制“四型机场建设导则”等行业标准,为行业开展四型机场建设提供指导。
据悉,将于6月30日建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成为智慧机场的样本。自检设备的覆盖率有望达到86%,自检设备的覆盖率有望达到76%。人脸识别等新的智能技术已被引入到安全通道中。旅客可以实现从进入航站楼到登机口的自助和无纸化访问的全过程。机场也将充分采用行李跟踪技术,实现旅客行李的全程跟踪管理。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实时掌握行李状况,有效缓解旅客等候行李的焦虑。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