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旅游景点联盟

【老济南】济南第一条柏油马路估衣市街——百福骈臻,千祥云集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  济南西门外共青团路东段,过去是非常著名的估衣市街,它是来往西门的必经之路。因为济南独特的地理因素,四个城门中以西门的地理位置最为重要,所以估衣市街非常繁华,行人车水马龙,不啻于北京的前门大街。济南开埠后,估衣市街成了济南老城通往商埠的必经之路,自西门至筐市街口,这一段是估衣市街(曾改名为“西门外大街”“西关大街”),再往西是普利街,过普利门是普利门外大街,直通商埠,估衣市街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,由此可知一二。

  说到“估衣市街”,就要从“估衣”谈起。所谓“估衣”,就是卖旧衣服。过去卖估衣,大多集中在庙会摆摊,后来逐渐集中到西门城门一带设摊,形成了“估衣市”,西门外的大街也因此得名。估衣市街的估衣铺子有很多,诸如人和号、兴源、益长发、德昌等。有一些估衣铺子则分布在西门月城街及西门里,如广庆祥、永顺兴、惠丰号等。估衣铺子里销售的旧衣服,一般都是七八成新,也有没下过水的新衣服,但只要是进了估衣商人手里一律都算旧衣服,太旧的及污损严重的估衣行里不会销售。估衣铺子里销售的衣服款式各异,隔朝接代,材质有皮货、丝绸、棉布等。过去卖估衣是有讲究的,衣服的内衬里都要缝上一个布条,上面用苏州码子写着售价,这是“明码”,精于还价者能还下一半的价格来。有的店铺里标的是“暗码”,即用暗码儿写上最低价,小伙计要懂“暗坎儿”和心算,吆喝出来一套套的,自己往下落价,但最终售价必须比暗码高出一些。估衣行里讲究是“出门死”,要在店内看好,有残次出门就不认了,这是估衣行业特殊性所决定的。上世纪20年代以后,随着机械工业对纺织品价格的冲击,估衣市街一带的估衣店日渐稀少。

  估衣市街上有一座关帝庙,又名“集云会馆”,是过去济南估衣行会所在地。估衣行会馆修建于嘉庆十八年(1813),由济南估衣业同人集资修建。道光年间扩建时,定名为“集云会馆”,取千祥云集之意。集云会馆的大殿供奉着关公,名为“蜜脂殿”,殿前的西密脂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。每到年节,集云会馆内热闹非凡,估衣同行都会在这里聚餐、祭拜。1869年,就在这座商业味很浓的集云会馆内,还曾秘密关押过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、总管大太监安德海,山东巡抚丁宝桢亲自审问,安德海吃断头饭的地方就在这里。

  安德海死后不到40年,济南开埠,估衣市街变成了经商的风水宝地。不只有估衣行,各式商铺林立,绸布店有双盛、增福厚、矛源恒、经文布店等,皮货店有德发成、德成天等,帽庄有盛锡福帽店、永盛东帽店等,杂货铺诸如聚成永、德兴永、永德利、福聚长等,茶叶铺有泉祥、泰和祥、裕兴成、植灵等,中药铺有泰兴号、永兴号、仙芝堂、德和堂等,饮食行业有北厚记酱园、汇泉饭庄等等,买卖字号鳞次栉比。

  经文布店,位于估衣市街路北,主要销售绸缎布匹,大约建于1930年。经文布店的创始人辛铸九,名葆鼎,字铸九,山东省章丘市辛寨乡辛寨村人。辛铸九出身于地主家庭,民国时期曾任峄县县长、清平县县长、济南商会会长等职,是著名的开明人士。1923年,因临城劫车案发生,峄县县知事被撤,辛铸九继任,他曾参与处理了这起中外瞩目的大劫案。经文布店的铺面是二层楼房,灰瓦坡顶,立面砌女儿墙,二层有铁花栏杆的阳台。店铺外嵌着石刻的“经文”二字,是天津著名书法家冯恕的手迹。经文布店的营业厅后面还有两个院落及一座小楼,作为仓库和经理办公之用。虽然经文布店的资金和业务不能与孟洛川的“瑞蚨祥”、孟扬轩的“隆祥”相比,但其生意兴隆与之不分轩轾。建国以后,经文布店扩大了经营范围,除了经营布匹外,还经营针纺织品、窗帘、床上用品、服装鞋帽、箱包等。2010年共青团路拓宽时,经文布店旧址被拆除。

  植灵茶庄出现的则比较晚,始建于1920年代初,、山西的王大同、山东阳谷的魏炯堂等人集资成立,以台林逸出资为最多。过去,茶庄字号都是以“祥、吉、昌、泰、安”等字命名,植灵茶庄的取名颇有新意。植灵茶庄的经理汪钰川老家在安徽六安县,所以当时植灵茶庄主打安徽茶招牌。植灵茶庄的经营灵活,很早就开办有“电话订货”业务,一些大客户如北洋大戏院、晨光茶社、青莲阁茶楼、聚丰德、汇泉楼等,只要打一个电话,植灵茶庄就派专人送货上门。植灵茶庄的批发业务也非常人性化,、代收货价,。植灵茶庄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邮务部,。除了迎合大宗客户及茶商的需求,植灵茶庄还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了不少贴心服务。从端午节到中秋节4个半月时间内,每逢热天,植灵茶庄都在店门外路边放一个大保温桶,上下午各沏一桶茶水,向过路人免费供应大碗茶。植灵茶庄多年间与4家泉祥茶庄和2家鸿祥茶庄等知名茶庄经营得不相上下,还成为济南茶行业“八大家”之一。1954年,茶叶取消私营,植灵茶庄就此歇业。

  北厚记酱园,对老济南人来说是耳熟能详、妇孺皆知的。北厚记位于东流水西侧、江家池路口,前身是清朝末年开业的东泺源酱园,东家是章丘前井庄石家。在北厚记的附近,还有一家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的(1660)醴泉居,著名的醴泉就在酱园内。1956年公私合营,北厚记、醴泉居并入济南蔬菜公司,“两好并一好”,北厚记成了前店,醴泉居成了后厂。过去的北厚记店铺,坐北面南,店铺门前、西侧各竖有两方牌匾,左写“货真价实”,右写“童叟无欺”。进店墙壁上贴有“修身”和“践言”二字。一米来高的木质柜台上,摆了一长溜白底青花瓷酱菜缸。酱园的原汁酱油、甜面酱、虾油咸菜等传统产品很受济南人欢迎,磨茄、包瓜、地环还被称为济南酱园“三绝”,每日店铺里都人如潮涌。

  汇泉楼饭庄,在江家池街的江家池畔。提汇泉楼就不能不说锦盛楼和德盛楼这两家饭庄。清光绪十二年(1886),历城县张古坟庄人张钦在江家池畔出资创办了锦盛楼饭庄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,历城县刘佩河、济南杜新山、长清县叶某3人,出资在江家池北畔,创办了德胜楼饭庄。1927年后,锦盛楼因经营不善被德胜楼饭庄兼并,合并为一家饭庄,名为德胜楼饭庄。1937年,因时局不稳,德胜楼老板想关门歇业,店中从业者刘兴纲等人出资买下了德胜楼,取名为汇泉楼饭庄。1941年,增盖了江家池北畔的二层楼,楼南临池墙壁上书“汇泉楼饭庄”5个正楷大红字,顾客登上楼来,俯视池中游鱼,品尝酒菜,妙趣横生。汇泉楼饭庄的糖醋黄河鲤鱼、锅塌蒲菜、糟煎鱼片、拔丝莲子等非常出名。糖醋活鲤鱼鱼头尾高翘,呈跃龙门之状,浇上芡汁吱吱啦啦冒泡,食之外焦里嫩、酸甜鲜醇。“活鱼三吃”就是用一条活鲤鱼制成三种不同的菜肴,即红烧鱼头、糖醋鱼腰、清蒸鱼尾。1955年,汇泉楼饭庄搬迁到估衣市街仲三元杂货铺旧址经营,次年公私合营,归济南市饮食公司管辖。直到1960年,汇泉楼又迁回江家池原址。1965年又迁到泺源桥东侧新建的五层楼内,改名为汇泉饭店。

  估衣市街还是济南第一条沥青路。1927年,,在估衣市街铺设了12米的沥青路面,以及5米的青石人行路,其宽阔与平坦在当时的济南是独一份的。1954年,从城顶街北口向西至西圩子壕上的麟祥桥一段,横穿冉家巷、郝家巷、西券门巷、麟趾巷4条街巷拓建,于1957年竣工。,该段道路被命名为共青团路。8年后街巷调整,与共青团路东段相接的估衣市街被并入,统称共青团路。1965年,估衣市街拓宽改造,拆去了路南的部分商铺,但依然保留了路北的北厚记酱园、万和堂中药店和经文布店等老字号。2000年夏,共青团路拓宽到50米,双向六车道,路北的老建筑也大部分都拆除了。如今,只有在川流不息的车辆和络绎不绝的行人身上,还能依稀想象到估衣市街当年的繁华。

来源:济南明府城



举报 | 1楼 回复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