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N Lab 在线No. 39
趁着去闽南参访的机会,DT说要回惠安老家看看,让我安排一下,问他村名,答曰:“Siew Tor”,虽然知道这是闽南话的地名,左思右想猜不出是什么,向惠安的朋友打听,他很肯定地说是“秀涂”,可是惠安有两个“秀涂”,不知道是哪一个?找到新加坡惠安公会帮忙,通过惠安侨联查询,确认是东园镇秀涂村。
右下角小红点就是惠安东园镇秀涂村所在地
到了泉州,,她交代说:“你们车要开到秀涂小学前。”坐上中巴一路奔向未知的村庄,逐渐望到海,望到海边的装卸设备,想起朋友说的“秀涂港很有名!”约莫四十五分钟,车子开到几栋颇有年头的房子前,一栋还写着“幼稚园”字样,遵照陈女士的指示,再开到几步之遥的秀江小学,这里是新校舍。
老校区原名“秀津学校”,新校区称为“秀江小学”,“秀涂小学”则是曾用名!
甫一下车,便有一群盛装的学生在艳阳下敲锣打鼓欢迎我们,原来这是迎接贵宾返乡的仪式。书记与校长引导我们参观校舍,每间教室门口都镶嵌着捐款人名牌,看到张泰煌和张泰助的名字,DT认真地拍照,看着教室,谈起家族往事,原来这两位是他的父亲与伯父,兄弟二人出生于秀涂村,十几岁便到新加坡创业,几十年后,在族亲的安排下,他与堂兄弟两度为这所小学捐款。
艳阳下小朋友穿戴整齐敲锣打鼓欢迎我们!
在“泰煌室”前,
怎样的对话
这间教室是纪念东孝先生的伯父“泰助”
校长和书记将我们带到一间教室坐下,介绍秀涂村和小学的发展,用闽南语谈起村名的起源,原来附近的秀涂港曾聚集装载煤油的船只停泊卸货,浓重的气味令此地得名“臭土”,后演变为“秀土”、“秀涂”,由于优良的港口和海上贸易,民国时期这里曾设有海关与英国领事馆,才知道小小的秀涂村竟是颇有名气!
欢迎贵宾而布置整齐的教室
参观校舍,这是实验室,设备硬件真的很不错
上课进行中!
从新校舍走到旧校舍,石柱石梁的建筑看起来素朴坚固,由于安全考量,不再作为教室使用,如今成了村委会所在,校门石柱上刻着“秀津小学”,一栋保留原貌的校舍带有宽大的外廊,建筑牌匾上有着孙科题字,显示创办人庄怡生与民国时期达官贵人的交游。
秀津学校一栋老校舍保留下来,墙上石碑是孙科题字
1944年建成的秀津学校,创办人庄怡生的雕像
参观完小学,一行人随着村长步入村中老区,惠安盛产石材,以石雕闻名,建筑多为条石砌筑的低矮平房,走在石板铺砌的古街上,沿街房屋开有窗洞,当年用作店铺交易,据说这古街曾直通海边码头,可惜如今房屋多已荒废。
城里人眼中秀涂村的美好景象
秀涂村古街两侧的石屋开着大窗户,当年是用来做生意的
秀涂村里比比皆是石造民宅,可惜大多荒废
来到红砖与石砌的张氏祠堂前,不大的祠堂里,石碑上记录着重修祠堂的捐款人与款项,静望着神龛,DT低声说“我要点香。”从祠堂出来,拐了几个弯,他忽然停下来指着一道门说:“我父亲在这里出生。”惊讶于他怎能辨识出老宅,村里人带着我们绕到前门进入宅邸,一层高的石砌四合院,中间有着小庭院,正中为祖厅,两侧有房间,这里是泰煌与泰助兄弟出生的所在,早已无人居住的宅邸,忽然间热闹起来。。。
站在张氏宗祠前的东孝先生
倚墙而立的老太太竟然是先生的远房亲戚
千里寻根,也上一柱香
回家的崎岖路
站在自家的四合院里,这一间是父亲的出生处?
看着DT在祖宅里顾盼留连,作为旁观者竟也感慨不已,何谓寻根?踏在原乡的土地上,回首来时路,当年若不是那少年郎勇敢地迈出落番的一步,家族的命运将会是多么不同?!
民国年间设立的海关大楼,哪一年?泰煌泰助兄弟下了南洋
END
【编后语】
原文题为“惠安秀涂”
刊登于《联合早报》2018年5月26日四方八面版
“自在言”专栏
相关文章
抡得起锤,握的住针,要的是铁汉柔情,你所不知道的惠安石雕
千年古乐在狮城,这是什么概念?看千禧世代玩转南音
从南洋到闽南:新加坡凤山寺修复的那些事
从南洋到闽南:来一趟五天五夜的侨乡行
闽南侨乡行:李光前与李氏基金
闽南侨乡行:侨乡出走,回来吧!
北纬一度:南洋店屋与华南骑楼,谁是谁?
闽南侨乡行:厦门大学的“嘉庚”建筑
从南洋到闽南:走在侨乡的路上
我们都能为未来留下什么?从一张南大校园地图说起
ON Lab 在线关注历史
研究是一种执着
是对生命的记录与反省
如果您喜欢这篇内容,欢迎转发朋友圈;
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分享,欢迎订阅;
图文均为原创,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;
如需转载与合作,请与后台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