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六点钟,博物馆像往常一样安静地关门了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埃及巨龙模型突然“动了起来”,发出了令人震惊的咆哮声。
黑色的压力聚集了近200名观众,而不是恐慌,而是兴奋。当策展人宣布恐龙季节博物馆晚上开始时,答案被解开。通过专门设置的夜灯和环绕的声音,观众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始夜游,体验到不同于当天的独特氛围,能够参与化石开采和化石建模等手工活动。
这是2018年上海自然之夜的场景,它将在今年5月继续探索博物馆的魅力,主题是鸟类搜索季节。
事实上,中国许多博物馆已经开始尝试去做"博物馆之夜。",北京自然博物馆邀请孩子们在博物馆里过夜。上海博物馆的重点是音乐秀,许多博物馆扩展到晚上9点。
“博物馆之夜来自国外,他们不断在国内学习。我们不出售门票,通过微信官方账户免费开放注册渠道。这些活动是公益性的,是博物馆展览和教学体系的一部分。我希望通过创新来引导公众的兴趣,让所有人关注和喜欢博物馆。”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余一明告诉界面记者。
上海自然博物馆2018年恐龙季节之夜被访者提供的照片
近年来,中国博物馆的游客激增,尤其是在春节、五月份和其他节日期间。
2017年夏天,大英博物馆百事可乐展览在上海博物馆开幕。“当时,我和朋友在早上八点开门前就去排队了。天气很热,队伍也很长。最后,我们走进博物馆参观,等了两个半小时。”任女士对界面记者回忆道。今年元宵节,故宫博物院举办了“紫禁城上元之夜”活动,这是第一次在晚上向公众开放,预订频道因预约次数众多,甚至网页崩溃。
在今年的上,国家文化遗产局长刘玉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近三年来,博物馆参观人数每年增加约1亿人次。到2018年年底,中国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已达到10.08亿。根据中国旅游学会的数据,今年春节七天内的4.15亿游客中,有40%以上的人进入了博物馆。
为什么博物馆旅游热? ?
在过去的一年里,“国宝”、“新宫”等品种展示逐一播放,使博物馆可以轻松理解地进入公共视野。根据携程提供的数据,自2017年12月初“国宝”播出以来,通过“博物馆”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增加了50%。到目前为止,近7000家国内博物馆旅游路线产品已在Ctrip推出,有近30个解释历史和文化的专家指南,包括故宫、秦始皇兵马馆、陕西省历史博物馆、南京博物馆等已成为非常受欢迎的选择。数据显示,上海游客喜欢预订博物馆旅游产品,占全国博物馆预留人口的16.79%,其次是北京、深圳、广州、福州、厦门、成都、杭州、重庆、天津等地。
2018年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,鼓励博物馆行业的积极性。国内博物馆已经开始在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帮助下创新展览活动,以实现更年轻的传播。
其中,作为博物馆行业的“大哥”,文创故宫博物院的创新和线下活动在国家博物馆发挥了示范作用。2013年,故宫撤销了文创产品的主要设计权,先后推出文创流行风格。文创产品销售逐年增长,2017年故宫文创收入达到15亿元,2015年故宫结合虚拟现实技术,将清朝皇城主门的大门改造为数字博物馆,游客可以“参观”以前无法进入的宫殿,也可以在皇帝之后尝试穿衣服。今年春节期间,故宫博物院的“紫禁城新年”也受到游客的欢迎,每天有8万张8到6级的门票。
同时,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,公众对科学、艺术和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。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机构,承担着向全社会传播知识的重任。这些因素促成了博物馆热的发生。
谁在宣扬“博物馆热”?
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游客增加了博物馆的热情。
在陕西历史博物馆,导游刘国阳带领着他的团队。因为这是一个亲子工程,团里有很多孩子,他带领大家来到了一个文物绿釉厕所的陶器猪圈。“让我们来看看这件文物是否像猪皮。”孩子们立刻感兴趣,聚集在他们周围。他又转过身来:“实际上,上面有一个厕所,下面有一个猪圈,里面有一头猪。”这件文物的原则是什么?厕所的排污口与猪场相连,粪便与猪粪一起发酵制成绿肥,说明绿肥当时已用于农业生产。“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。
刘先生从去年开始创办了一家旅游公司,产品主题是“一堂生动的中国历史课”,还有一个专门供人们参观西安的博物馆。 他还是陕西旅游形象大使,有着 10 年的旅游经历,专注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多年的历史。 现在他每周最多两组,每组 15 人,服务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,所有公司的月接待可以达到数百人,旺季可以达到数千人,一到假日博物馆的产品总是提前预订。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150 分钟的讲解中,刘国阳自己的设计课程,“就像一部电影,围绕主题,我要用这些文物来还原一个中国历史。” 他告诉界面记者。
与传统的博物馆解释相比,刘国阳对博物馆导游的解释更倾向于“私人秩序”,给游客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体验。“解释的最高层次是‘引导解释’,让每个人‘穿越时空隧道’回到中国历史。”刘国阳的客人也喜欢这种生动的解释方式。他记得有一次,一个七、八岁的孩子在听完讲座后对他的母亲说:“妈妈,听了这么多之后,我觉得中国曾经是那么好。”
强大的市场需求,不仅使博物馆生动活泼,而且催生了更加多元化的网上内容,通过互联网接触到更多的观众。“嘿,欢迎来到假日博物馆。我是谁?我已经走遍世界各地,我已经揭穿了答案,我是猫的策展人。”点击“假日博物馆”,你就会知道一只戴着眼镜、姿势优雅的黑色卡通猫。这位无所不包的猫策展人,一系列的导师在博物馆里以诙谐的方式解释了博物馆的专业知识,拍摄了丰富的文物、艺术品的收藏,通过网络形式让观众更容易走进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深度游览。假日博物馆的创始人沈宇说:“博物馆不是令人敬畏的,而是亲密的。”
假日博物馆通过有趣的科普短片,提供了博物馆美育的启蒙内容,获得了大量对历史、人文、艺术、美学感兴趣的忠实用户,也成功地实践了文化和社会产业的知识支付模式。在谈到这个项目的初衷时,艺术史专业的中国艺术学院毕业生沈宇说:“如果你的脚够不着,你可以先看到你的眼睛。”如何让大家更快、更快乐、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,提高审美力,打破时空的限制,真正具有平等的视野,这是我们的立足点。谈到流行的秘诀,沈宇说:“不要超越每个人的理解,不要低估每个人的想象力,不要放弃任何有趣的表达方式,这样就不允许错误的专业知识插上创造力和美学的翅膀。”
到目前为止,假日博物馆已经遍布大英博物馆、法国卢浮宫、奥赛博物馆、罗丹美术馆、西班牙泰森博物馆、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展馆。
近年来,博物馆热与博物馆文学创作产业相辅相成。自故宫开始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以来,为了开发自己的文学创作产品,整个博物馆行业也纷纷在其推动下对文学创作产业进行了探索。根据天猫对消费者的看法,2018年1月至10月,在天猫和淘宝平台上搜索“博物馆”的用户数量是2016年同期的2.15倍,其中近90%的人浏览了博物馆周边的文庄产品。故宫博物院、中国国家博物馆、陕西历史博物馆、苏州博物馆等都驻扎在天猫,国家财宝计划也宣布与国家财宝计划合作,开设“你好历史旗舰店”,销售文庄产品。
到目前为止,共有276万人次的故宫博物院、850000的中国国家博物馆、近100000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和140000的苏州博物馆。据统计,2018年下半年,这些博物馆的文庄产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00%,反映了人们对博物馆背后的历史文化的热情。
接近公众博物馆
除了亲子旅游团体外,这个年轻的群体正在成为博物馆参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根据载游博物馆的预订数据,80年代前的人数最多,占23.75%,25岁至29岁的年龄组占15.84%。
上海的谢先生是真正的“博物馆爱好者”。他几乎每周都去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。仅上海博物馆就有五十多次了。谈到博物馆近年来的创新举措,“南京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它通过数字屏幕、QR代码和互动迷你游戏等新媒体形式展示知识,效果非常好。,就好像它就在现场一样。“谢先生说。
上海嘉定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,“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加我们的讲座,我们会在讲课内容的同时增加一些有趣的东西,例如我们经常把讲座放在文庙的古楼里,就好像我们都在孔庙里学习一样。”
博物馆很热,但热能持续多久?为了保持公众的热情不变,博物馆需要继续进行创新投资,但博物馆本身也面临着许多发展瓶颈。
目前,国内绝大多数博物馆都是国有机构,分为公益性类、公益性类和公益性三类。其中,公益性由政府提供,国有机构性质的博物馆大多属于公益性,这部分博物馆对收入没有压力,但也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激励机制。此外,各种规章制度的要求也将允许博物馆对创新开放一些限制。
文庄是限制的一个方面。一位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界面,由于政策的限制,文庄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业,但像她这样的博物馆是承担教育和文化义务的机构,所以如果你想销售这种产品,你只能把它外包给其他公司,而你不能自己去做。她说:“这使得我们很难与他们交流我们自己的想法,他们不一定会产生我们所需要的业务效果。”
同时,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薪酬水平也成为制约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制约因素。一位在中国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承认:“在偿还汽车抵押贷款的压力下,我的工资足以支付生活费用。”“还有一些每年只能举办一次的创新活动,主要是因为这些活动取决于每个人加班的义务。”此外,他还提到,由于非市场机构缺乏竞争和活力,在过程和合作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阻力,这也是人才流失的原因。
被访者提供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图片
但不可否认的是,中国的博物馆热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影响。
在上海的朱女士经常带她的孩子去自然博物馆。这个八岁的男孩非常喜欢动物,尤其是各种水生动物。上海自然博物馆有一个名为“生命记忆走廊”的展区,展示了自1500年以来灭绝的198种动植物的轮廓,表明了它们的灭绝年代。
“白暨豚附近没有时间灭绝,这表明它正濒临灭绝。每当他经过时,这个孩子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它,他悲伤地对我说,‘妈妈,我将来会成为一名动物学家,保护这些动物!’”朱女士感情用事地说。
“我认为在博物馆里探索未知是很有趣的,”博物馆爱好者谢先生说。由于他喜欢参观博物馆,并担任博物馆解释志愿者,他成为了在网上和线下与公众分享上海博物馆信息的人。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