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旅游景点联盟

【水利史话】火爆朋友圈的三里河 竟然有介样的传说!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

晚饭过后 你想去干嘛?

吹空调 吃西瓜?

啤酒可乐小龙虾?


滚烫的人生 无需更多言语来表达

不如一起去……

咦?最近盆友圈怎么老有人去这里乘凉??


仔细一看

坐标定位:三里河

小桥 流水 人家

这种在江南水乡出现的场景

竟然在这里也能见到!!

好奇(不甘心)的小水也准备去探访一下,没想到竟有大发现!

两条三里河

北京历史上有两条三里河,都曾是京城的泄水河道。小水去的就是位于前门的三里河,前门外三里河在元代叫文明河,位于大都城丽正门与文明门之间。还有一条在阜成门外,因地处京城西部,俗称西三里河。


看来这个前门的三里河历史还很悠久呢

背后一定藏着很多有趣故事!

快来看看它的前世今生~


名字的由来

明代时,由于长期未加疏浚,河道逐渐淤塞。明正统年间,重新开挖南护城河并筑坝蓄水,为防止雨季水溢泛滥,便在正阳桥东低洼处开通壕口,用来泄水。因壕口距崇文门外大通桥约3里,文明河自此时改称三里河。此后,随着岁月更迭,三里河踪迹全无,只留下“三里河”这个地名。


《 明史》中记载的三里河


明万历年间地图上的三里河


(在明万历年间的老地图上,这条小河由前门外东护城河濠口引出,向东南蜿蜒而下,经北深沟、南深沟、草厂九条、薛家湾,在南北桥湾与金口河旧渠相接,全长三里。)


汛期护城

据《北京三里河考》记载:金代三里河一带是中都城东郊,元代为大都城东南郊,湖泽众多,芦苇成片。《京师坊巷志稿》称:“元世祖于文明门(崇文门)外东五里立苇场,岁收苇百万以蓑城。”
元代时三里河一带是城防物资(芦席、蓑草)的积存之地。
当时大都城墙是土城,夏季城墙需要用芦席、蓑草覆盖防雨,于是在此设草厂(场),集中收储芦苇,以备汛期护城之用,由此便有了今天的芦草园、草厂等地名。

看似风景如画的三里河

你可能想不到

在金代

三里河一带曾是人迹罕至 

野兽出没的地方

猛虎出没


据《金史》记载,中都城东门阳春门外曾有猛虎出没,金章宗“驾出射获之”。辽金时期,西山一带时有虎豹出没,并下山至辽南京、金中都周边活动。金章宗有狩猎之好,常游猎于京畿。得知有虎豹出没于中都城周边时,很是兴奋,令人寻其踪,发现之后当即禀报,曾多次“射获之”。


河道被夷为平地

清代初期,三里河大部分河道被夷为平地,附近居民便沿河道故址建房,逐渐形成多条街巷,其名称多与三里河有关。《钦定日下旧闻考》记载:“朱彝尊原按张爵纪五城坊巷胡同,南城正东坊有西三里河、东三里河、芦苇园,崇南坊则有南河漕、于家湾、递运所、缆竿市,又有三转桥、纪家桥、板桥、双马庄、八里庄、十里河,皆三里河入张家湾故道。”


清末时,三里河南段尚遗存部分狭窄的河道,“龙须沟”便是三里河的一段河道。光绪年间以前沟水较为清澈,到了宣统年间,金鱼池以北三里河的水便已干涸。进入民国以后,只留下一条很窄的水道,上面架有简易木桥,两侧逐渐成了垃圾场,最后变成一条只有两三米宽的臭水沟。当时有很多逃荒逃难来的穷人聚居于此,两岸垃圾成堆,污水横流。


新中国成立后,为改善城市卫生环境,北京市政府决定根治龙须沟,将原有沟身填平,改明沟为暗沟,并修建马路,安装路灯,开通公交车,由此使三里河尚遗存的部分河道完全消失。

如今的三里河:水穿街巷


2018年5月8日,北京前门三里河经过水系治理、生态修复、民居修缮、种植绿树等改造工程,呈现出一派“水穿街巷、庭院人家”美丽景象。


这个夏季

不妨亲自来三里河走一走

你会发现

原来在闹市之中

竟隐藏着如此多的美景!


来源:北京晚报


举报 | 1楼 回复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