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旅游景点联盟

定制旅游公司如何跑赢互联网流量后市场?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
[](特别评论员贾建强))从奇虎360到酷讯,再到笔者自己创办6人游,从一个纯互联网公司到一个重度垂直行业,始终都把“产品经理”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角色。很多朋友也希望能从产品经理角度看看“纯互联网”和“互联网+”究竟有什么区别。

从流前市场到流后市场..

所谓的前交通市场是目前传统互联网的主流商业模式,无论是新闻门户、搜索引擎、聊天工具、安全软件、最早的互联网模式都是工具,通过工具来赢得用户,然后借助适当的分发机制,用户的眼球或消费者行为通过曝光、点击和其他形式销售给企业,获得广告收入。

流后,市场是指通过从 3BAT 购买精准用户,引导消费赚取利润,通过消费利润与购买流量成本之间的差额获取收入..

因此,市场在流通前赚到了企业的钱,市场在流动后赚到了消费者的钱。

如何在流动后超越市场

对于后交通市场服务,不可能依赖于用户是否需要它。首先,我们要确保这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。从产品比较的角度来看,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公式。

假设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为20元,转换为购买的概率为5%,二级回购率为30%(暂时忽略多重回购)。那么,消费的利润必须是:

20元/5%/(1≤30%)=307.7元

因此,对于利润率不变的服务型,运行后流市场不会降低用户成本,也不会提高购买转化率和回购率。如果你的接收成本很高,转换率和回购率都很低,必然需要更多的毛利来支撑,一旦毛利率提高,客户会不会埋单?

为什么OTA-假日旅游消费损失了所有的钱?

2015年,以假日旅游消费为重点的OTA全线亏损,亏损额几乎超过全年产品毛利。

在机票、酒店、机票等标准化产品中,网上交易的方便性提高了用户体验,服务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,传统的售票点迅速被取代。然而,非标准化的假日旅游消费更加复杂.

从转化率的角度看,假日旅游消费并不是刚性的需求,它不像旅游,它决定了去上海旅游是否会被预订,只有从哪个平台才有区别。旅游消费从生成到最终的旅游消费变量非常大,可能是由于价格、出行次数、由于假日导致的最终订单取消,导致潜在用户对最终消费的转化率很低,而且由于假日产品的复杂性和不规范性,客户服务成本越高。

从再购的角度看,旅游消费属于消费行业,目前的度假旅游OTA,销售的不是自己的产品,只有在预定的优化体验过程中,消费过程的经验由合作旅行社提供,因此不能保证体验与购买过程的一致性,导致回购率低。

选择“定制旅游”,七成再购,赢得客户的成本。

在红海在线旅游领域,自定义旅游初创企业如何才能从0起步并生存下来?

1)产品的毛利是前提。

也许很多人会说,产品毛利是不自然的,事实上,许多早期的在线旅游项目毛利少或利润管理小,以及通过补贴的收入流动,再加上潜在的库存风险,增长越快,损失越大。

然而,与传统旅游不同的是,毛利来源于服务价值,服务价值没有很大的价格比较空间,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商业利润空间。

(2)经验是王者,再购是提高获得顾客的能力。

2014年,70%的用户消费了作者创建的70%的定制旅游公司,并在2015年重复了他们的消费。这大大增加了购买用户的可用成本。这种回购率的前提是我们提供消费者咨询、购买、在线体验等全程安全服务。这与OTA有本质上的不同,因此我们一直将自己定位为OTS(在线旅行社)。

(3)重役换值

许多在线旅游公司会不喜欢这种服务模式,对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然而,由于强调,用户会为服务付费,如何注重服务流程和标准化,提高服务效率。


举报 | 1楼 回复

友情链接